舊屋翻新、老屋再生 PART2:保護、拆除

繼上一篇的「舊屋翻新、老屋再生 PART1:裝修流程」後,這一章我們來談談「保護、拆除」工程。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有破才有立、大破則大立,但是在進行翻新工程之前,全新空間的隔間配置等等設計規劃。請一定要與設計人員仔細溝通需求後才能進行。若有設計規劃的需要,請與我們連絡

這篇章我們只針對工程的流程作一個基本說明。好,讓我們開始說明吧!

拆除前的預備事宜:

1.施工切結書、保證金:

若您並非獨棟透天,而是公寓或是電梯大廈、有管理委員會的情況下,在進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到管委會簽署施工切結書。施工切結書要載明施工施間、每月清潔費用、進出人員管制、保護措施等規定事項。而管理委員會也會要求您要繳納保證金

2.張貼施工公告、敦親睦鄰:

並非獨棟透天,而是公寓或是電梯大廈的情況下,請在電梯、進出口空間張貼有連絡電話的施工公告。若是獨棟透天但會施作外牆拉皮等外牆工程,務必要安裝鷹架、帆布防塵網作好防塵與防護;出入口也要裝設警示燈及螢光施工警示條。在拆除工程之前,先向上下左右鄰居作個拜訪,事先知會對方拆除過程會產生的不便。要記得以後在這邊生活,左右鄰居會是你的朋友、但處理不善也可能會讓你頭疼。所以施工期間務必要將鄰居的不滿降到最低。

3.內外保護工程:

公共空間:

建材與機具人員等會經過的空間,一律要作好保護工程。牆面需貼付PP板及夾板避免碰撞造成損失。地面則建議需多鋪設一層PU防水布在最底下,避免大理石及石英磚吃色造成難以去除的髒汙造成裝修糾紛。而現在新成屋的裝修切結書的保護工程內容都會要求鋪設PU防水布。

室內空間:

若廚房或衛浴空間保留不作拆除的情況
需將廚櫃、流理臺、衛浴設備等設備全部用PP板及夾板包覆避免破損。

而若是廚房或衛浴空間需要拆除的情況
這些空間有出水管及排水管,需在拆除前將管道開口封好並用PP板保護,避免拆除時的石塊與水泥磁磚等物掉落造成管線阻塞甚至是砸破藏在內部的管線。

樓梯扶手不拆的話也需要用PP板包覆避免人員機具進出時撞傷破損。

4.斷水斷電防意外:

斷水:

用水分成兩種,家用水消防用水。家用水可以自行關閉。消防用水需經大樓管理人員的同意與監督才能關閉。

斷電:

拆除機具需要用電,因此家用電關閉的同時,需準備具有安全保護開關的臨時電。消防電器如緊急照明消防感熱器偵煙器都要做好保護,日後還要恢復原狀。也要預備滅火器隨時應付突發狀況。

不能拆跟可以拆:

拆之前,首先要跟各位說明,什麼不能拆:

樑、柱、承重牆、剪力牆皆不可以拆。

樑柱是支撐建築的結構,不可以拆。
承重牆則是在分攤柱子、樓板所承受的建物重量。
剪力牆的功能則是在地震時,抵抗地震產生的橫向拉扯的拉力與推力。
主要在於連結與傳導而非支撐、讓力量可以均勻分散出去。

所以拆除之前請先調閱物業提供的建築結構藍圖,分辨何為承重牆及剪力牆。
若結構圖並未明確標示,則需付費由建築結構技師進行鑑定。

預製混凝土外牆不可以拆。戶與戶之間的牆屬於承重牆也不可以拆。
而通過厚度判斷,承重牆都較厚,其厚度僅次於外牆厚度,一般來說,承重牆體是1B磚牆時,結構厚24cm(1B=24cm、8寸紅磚牆)。承重牆體是混凝土牆結構時,厚度為20cm或16cm。
非承重牆的分間牆(分出隔間的牆)厚度明顯比承重牆薄,分間牆材料通常為1/2B的4寸紅磚牆、輕隔間、白磚牆。一般在8~12cm厚。
非承重牆的分間牆是可以拆除的。除了木作體、地壁磁磚及設備外,你能拆的也只有分間牆。

拆除順序:

拆除順序是由內而外、由上而下、由木作到泥作。

什麼意思呢?

順序如下:

1.先拆木作天花板(注意管線與消防設備如灑水頭及感應器)
.....再來是木作牆壁或是輕隔間牆及櫃體家具等.....最後是木地板。

2.再拆泥作分間磚牆......再來是地磚。
地磚拆除到見底的話之後要先做好防水工程,
(*見底:剔除牆面或地磚,看到紅磚面或是防水層底部的RC層為止)
避免施作需要用到水的工程的水流到樓下的情況。並且要注意地面磁磚拆到見底的話需要將舊有水泥層剔除乾淨,後續的防水工程及新地磚下面的水泥沙漿才能順利附著、讓地磚能緊密貼合、減少日後熱漲冷縮擠壓產生的地磚翹起(膨管現象)。

3.再拆窗戶、門。
大門與外窗需要更新的情況下請最後拆除,這樣才能降低廠商與廠商之間的接手空窗期、避免宵小有可趁之機。

4.馬桶最後拆。
工作人員都要有上廁所的需求,可以等貼廁所地磚時再拆除。若是要馬上拆除馬桶,建議要安裝臨時便器方便工作人員使用。

5.清運拆除碎料。
另外請注意,拆除過程請作好每日的監工,並拍照紀錄。每天的拆除工程告一段落後,都需巡視有無水電管線被打破,若發現問題需馬上找水電來處理。此時處理費用皆由拆除廠商負責。若是等拆除工程已完畢後才發現,這會產生廠商推拖責任的可能,不可不慎。

所以整個保護、拆除流程就是以下簡圖:

另外,有些磚牆及預拌混凝土牆進行保留、並另外處理的工法有分以下幾項:

1.見底:

見底的工法是將磚造牆面的表面磁磚或裝飾材及裏層的水泥沙漿打除到見到紅磚面。或是預拌混凝土牆面的表面磁磚及裏層的水泥沙漿打除到見到RC面。

2.去皮:

去皮的工法是將磚造牆面或是預拌混凝土牆面的表面磁磚或是其他表面裝飾材剔除。裏層的水泥沙漿並不作打除。

3.打毛:

不作整面的去皮或是見底,而是在原本的表面上只作均勻點狀分布的拆除水泥層,增加磁磚貼附在牆壁上的附著力。

以長遠磁磚附著力來說,見底比去皮好,去皮又比打毛好。而且見底還能檢查牆體是否有受潮、管線是否生鏽。長遠考量與避免爭議,建議見底是比較好的作法

4.切割:

分間牆需要作新門、開窗採光通風,就是採用電動大型鋸片切割牆面的方式切出門窗洞。因為要避免粉塵與摩擦過熱,切割時還會引水入刀片裡。因此採取此工法時一定要確保地面防水層有施作,避免施工時的水滲到樓下住戶造成裝修糾紛。

5.洗洞:

空調管線等需穿過隔間時就會將隔間洗洞。洗洞機一般會有進水孔與汲水盤避免機具過熱與粉塵,因此一樣需要注意防水的問題。

相信大家看到這邊對保護、拆除有所了解,保護、拆除的介紹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